1. AI新视界首页
  2. AI食品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该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样本的二维指纹图谱(2D HPLC-DAD)用于中国绿茶的原产地识别。通过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算法(MCR-ALS)盲分辨提取了绿茶样本的62种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不同尺度化(UV和Par)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浙江、山东两产地茶叶样本具有明显的聚类趋势。最终筛选出17个特征成分可作为区分浙江茶和山东茶的化学标志物,识别准确率达92.86%。

摘要

今天介绍一篇来自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博士研究小组于2021年12月发表在Food Control (IF=5.548,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的高水平论文。该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样本的二维指纹图谱(2D HPLC-DAD)用于中国绿茶的原产地识别。通过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算法(MCR-ALS)盲分辨提取了绿茶样本的62种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不同尺度化(UV和Par)下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浙江、山东两产地茶叶样本具有明显的聚类趋势。最终筛选出17个特征成分可作为区分浙江茶和山东茶的化学标志物,识别准确率达92.86%。

1. 介绍

茶因其健康益处和宜人的风味而成为全球消费的饮品。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辽阔、分布广泛,但多集中于南方。而在北方,茶叶主要种植于山东省中南部。由于茶叶的品质与其种植的环境如气候、土壤和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产地的茶叶价格差异很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商贩常以非地理标志的廉价茶叶冒充地理标志的高品质茶叶。而鉴定茶叶的产地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品牌声誉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发准确、可靠的方法来分析和验证茶产品的地理来源就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用于茶叶真实性鉴定和产地识别的方法主要包括近红外光谱法、元素分析-同位素比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色谱法等。其中,基于元素组成和同位素比值分析的方法是茶叶产地识别常用的方法。然而这类方法无法反映不同地区茶叶风味品质的变化。基于非靶向色谱分析(指纹分析)的产地识别方法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故基于LC/GC-MS指纹技术的茶叶产地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LC/GC-MS仪器相对昂贵,因此LC-UV和LC-FLD等成本相对较低的色谱指纹策略也被尝试用于食品的真实性鉴定与产地识别研究。与一维(1D)指纹图谱(如LC-UV和LC-FLD)相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获得的二维指纹图谱(2D HPLC-DAD)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化学信息,对复杂食品样本品质特征的表征将更加全面、客观。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将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算法(MCR-ALS)与多元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新策略,用于分析两个不同产地中国绿茶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力图达到以下两个目的:(i)茶叶的产地识别;(ii)特征标志物的筛选。

2. 材料及方法

2.1 样品和预处理

共采集2018年,浙江省(n=35)和山东省(n=36)的绿茶样本71个。浙江省样本采自杭州市、绍兴市和丽水市,山东省样本采自青岛市。

2.2 2D HPLC-DAD指纹图谱的获取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使用Dionex Ultimate 3000 HPLC-DAD仪器获取绿茶样本的色谱及紫外光谱信息。采用非对称最小二乘法(AsLS)进行基线漂移校正。以MCR-ALS盲分辨所得各化学成分的色谱峰面积为X矩阵,采用多元模式识别方法PCA和OPLS-DA构建模型,对茶叶样本产地进行分类判别。此外,通过p值、VIP值及V-plot和S-plot筛选用于区分两产地茶叶的标志化合物,并对这些标志化合物进行鉴定及热图可视化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浙江和山东茶叶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

为避免基线漂移对数据分析的不良影响,首先采用AsLS方法对2D HPLC-DAD指纹图谱进行基线校正。结果表明,AsLS方法可明显改善在10-20 min保留时间范围内存的基线漂移。通过对比两产地200-400 nm范围内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与单波长指纹图谱(Fig.1A-D),可发现浙江(ZJ)和山东(SD)茶的单波长指纹图谱极为相似,若以单波长指纹图谱为依据来鉴别茶叶产地极为困难。而在相同保留时间不同波长下,茶叶样本的峰响应信号有着明显的差异,包含的化学信息更丰富(Fig.1C)。可见,2D HPLC-DAD指纹图谱在茶叶的真实性鉴定和产地识别方面比传统的单波长指纹图谱更具优势。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Fig.1 (A) ZJ茶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B) SD茶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C) ZJ茶样品在λ=254 nm和λ=320 nm处的单波长色谱指纹图谱;(D) ZJ和SD茶样品在 λ=254 nm 处的单波长色谱指纹图谱。

3.2 MCR-ALS分析

采用MCR-ALS算法解析茶叶样本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以识别其原产地。为提高分辨的速度和准确性,首先根据峰保留时间将每个样本的2D HPLC-DAD指纹图谱分割成28个片段,并以10%的允许噪声作为初始值,开始色谱和光谱轮廓的优化程序。在MCR-ALS的迭代计算过程中,对色谱及光谱轮廓实施非负约束,同时对光谱轮廓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色谱指纹片段12为例,Fig.2A是78个茶叶样品分辨得到的扩增色谱图。如Fig.2B-C所示,蓝色色谱图完全覆盖红色色谱图,并伴有严重的光谱重叠,而MCR-ALS算法仍能正确解析两组分的色谱图和光谱图。通过MCR-ALS算法盲分辨解析,最终从78个茶叶样本的28个指纹图谱片段中共提取了62种化学成分。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Fig.2 MCR-ALS解析色谱指纹片段12的结果。(A) MCR-ALS解析78个茶样品得到的扩增色谱图;(B) 第1个茶样品的分辨色谱图;(C) 对应的分辨光谱图。

3.3 不同产地茶叶样本的多元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3.3.1 主成分分析(PCA)

基于MCR-ALS盲分辨所得各化学成分的色谱峰面积所组成的矩阵X,分别以UV和Par两种方法对X进行尺度化并进行PC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尺度化方式下的PCA模型都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Fig.3A-B)。从PCA得分图可以看出,QC样品紧紧聚集于坐标原点附近,说明HPLC-DAD和MCR-ALS分析是稳定可靠的。此外,在PCA得分图中还可以看出,ZJ茶样本由于采集城市的不同而存在较为明显的组内差异。即SD茶样品聚集在一起,而ZJ茶样品较为分散。上述结果表明,利用MCR-ALS算法从2D HPLC-DAD指纹图谱中解析出的化学成分信息,是可以用来区分中国绿茶的产地来源的。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Fig.3 来自不同产地绿茶的多元分类得分图。 (A) UV尺度化PCA 得分图;(B) Par尺度化PCA得分图;(C) 训练集的UV尺度化OPLS-DA得分图;(D) 训练集的Par尺度化OPLS-DA 得分图;(E) 测试集的UV尺度化OPLS-DA得分图;(F) 测试集的Par尺度化OPLS-DA得分图。

3.3.2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为了进一步研究ZJ和SD茶之间的差异并找到中国绿茶产地识别的特征标志物,对57个训练集样本(总样本的80%)进行了OPLS-DA建模。与PCA模型相比,ZJ和SD茶的OPLS-DA模型分类效果更为明显(Fig.3C-D)。此外,以14个茶样品作为测试集(总样本的20%)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尺度化方式下OPLS-DA模型的总准确识别率均为92.86% (Table 1),这表明模型稳健可靠,所建立的OPLS-DA模型可正确地预测绿茶样本的产地来源。

Table 1 构建的PCA和OPLS-DA模型的统计参数及预测准确率构建的PCA和OPLS-DA模型的统计参数及预测准确率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3.4 特征成分筛选与鉴定

为了探索影响产地判别的特征成分,首先进行了以p <0.05为标准的t检验,以评估ZJ和SD茶之间解析成分的显著差异。对于UV尺度化OPLS-DA模型,通过构建V-plot进一步筛选候选特征标志物。以p <0.05、VIP>1、p(corr)>0.45的标准筛选出16个特征成分。而对于Par尺度OPLS-DA模型,选取S-plot中离坐标原点较远的变量为茶叶产地识别贡献显著变量。以此标准为基础,结合p<0.05,筛选出10个变量作为特征成分。通过合并从两种尺度化OPLS-DA模型中筛选出的特征变量,最终得到了17个特征成分。

基于所筛选出的特征组分,重建了6个新的OPLS-DA模型并加以验证。与由全部62种化学成分构建的原始OPLS-DA模型相比,所构建新的OPLS-DA模型剔除了一些冗余的信息,拟合所用正交成分有所减少,且重建模型外部验证的识别率均能达到92.86%。因此,所筛选出的17个变量可作为鉴别ZJ茶和SD茶的特征标志化合物。

鉴定结果表明,两产地绿茶之间的主要差异化合物包括黄烷-3-醇、二聚儿茶素、黄酮醇、黄酮醇/黄酮苷和酚酸,这些化合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组。第I组包含三种化合物:原花青素A1、咖啡因和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酸,这类物质在ZJ茶中的含量较高;而第II组中的其他14种化合物含量则在SD茶中更高。因此,这些鉴定出的化合物可用于区分ZJ茶和SD茶。

4. 结论

本研究应用2D HPLC-DAD指纹图谱及多元化学计量方法对中国绿茶产地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MCR-ALS盲分辨提取的化学成分建立模型,其中UV尺度化OPLS-DA模型显示出极好的拟合和良好的预测能力。筛选出的17个特征成分的含量在两产地茶叶中差异显著,可作为区分ZJ茶和SD茶的化学标志物。本研究表明,茶叶中化学成分含量与其产地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利用MCR-ALS解析2D HPLC-DAD指纹图谱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用于识别中国绿茶的产地来源是可行的。本策略也可作为识别其他食品、农产品的真实性和产地来源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Hui-Wen Gu, Xiao-Li Yin*, et al. Geographical origin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markers screening of Chinese green tea using two-dimensional fingerprints technique coupled with multivariate chemometric methods. Food Control, 2022, 135: 108795.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1.108795

作者简介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谷惠文,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长江大学省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轻工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现代仪器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及其在食品真实性检测与溯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应邀担任Food Control、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20余家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曾指导学生获第八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非专业组总分全省第一名。入选长江大学第四批“菁英人才”计划,2020年获“长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尹小丽,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职于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系,主要从事化学计量学基础理论、食品真实性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LWT-Food Science & Technolog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担任Food Chemistry、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等期刊审稿人。入选长江大学第三批“菁英人才”计划,被聘为“荆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专家库成员”。

FOOD CONTROL|长江大学谷惠文/尹小丽: 基于二维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茶叶产地识别及标志物筛选

原创文章,作者:FoodAI0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rugfoodai.com/chemometrics-tea.html

注意:本站原创指的是原创编译,并不主张对所介绍的工作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